作業點橫跨大渡河兩側交通不便,地形地貌陡峭施工人員難以登高立足,氣候干燥草枯風疾容易引發山火……這些都是位于甘孜瀘定至雅安石棉境內的瀘石高速公路常常面臨的困難,該項目由于地處山區、地勢起伏、河流縱橫,施工安全、工程進度、作業效率等容易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如何“創新創效”尋求便捷有效實用性強的解決辦法?瀘石TJ9項目部主動出擊,率先采用“無人機監工”方式,進一步增加施工現場安全監督手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力度,首次實現施工進度情況實時共享,為建立高效的監管系統和聯動機制,切實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人身安全做出了全新探索。
大渡河特大橋樁基澆筑現場、1#鋼筋加工場、大坪隧道出口、余家崗隧道出口……在如火如荼的瀘石高速施工現場,點多線長的特征尤其顯著,項目部對工程進度、環保落實等情況常常不夠及時,對違規操作的制止往往是首尾難顧。
“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利用無人機自身優勢,通過占據制高點來實現對施工現場從地面到空中的全方位立體管控,借助科技來突破‘人’的局限性。”在現場,操作無人機的TJ9項目部羅姓小伙現場演示,“比如,一旦巡查到疑似污染源,我們會立即鎖定目標,放大圖像,通過高清攝像來仔細甄別,安全環保科第一時間解決。如果現場不能準確判斷,我們會把影像資料及時帶回項目部,召集相關人員一起來詳細研判,制定整治措施,力求最快速度整改到位,確保不留死角。”
“天眼監工”的優勢不僅如此。高清的攝像效果可以及時捕捉到施工現場的漏洞,讓不文明、不規范行為“無所遁形”。“今天上午還被逮了個‘現行’。”大渡河特大橋筑島施工協作隊伍一員小劉尷尬地撓頭說。據他回憶,上午施工時只是把安全帽摘下來不到五分鐘,就被“點殺”了——原來,無人機巡查時恰巧發現有一名作業人員未佩戴安全帽,圖像放大被“指認”后,他的手機立馬響起。“以后才是一刻都不敢‘偷懶耍滑’喲!”小劉靦腆地表示。據了解,無人機的高清攝像頭可以將工人佩帶安全帽、扣安全繩等情況盡收眼底,隱蔽角落的違規行為一旦被發現也能立刻“抓包”和“留證”,巡查效率和監管力度大大提高。
此前,為了解大渡河特大橋石棉岸工點情況,從項目部出發橫跨大渡河,最近車程也需要半小時左右才能到達。如今,河岸對面施工進度、作業情況可通過實拍圖像、視頻一目了然。防塵網覆蓋是否到位?噴淋設備是否正常工作?有無揚塵?河段徑流量、水質顏色等有無異常?環水保跟蹤落實在無人機的助力下,監督效果顯著。
眼下時值冬季,項目沿線氣候干燥、草木干枯、風大風疾,森林防火形勢尤其嚴峻,無人機高空監視排查也為火災防控工作增添一分保障。
“有了這次‘熱身’,我們項目部準備進一步探索‘無人機監工’模式,隨時監管各工點是否嚴格按照施工程序進行、各工序銜接是否合理、現場警示標志安裝是否到位、作業人員是否守規矩等等,下一步在架橋階段,還能對吊裝、架梁等進行影像記錄,將現場情況還原給分公司、業主方面提供指導。”項目部負責人表示,“無人機監工”是瀘石高速TJ9項目部實現平面巡查向360°全方位無死角巡查的大膽突破,在環境管理科學化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為提升瀘石高速工程建設及做好環水保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