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10時,由四川交投建設公司承建的瀘石高速TJ4項目得妥特大橋首根水下樁基順利開孔,拉開了大橋水下基礎結構物施工的序幕,掀起了春節后復工復產的首個施工小高潮。
得妥特大橋是瀘石高速重要節點性工程,位于甘孜州瀘定縣得妥鎮境內,橋梁全長1518米,主橋跨越大渡河,大橋下部結構為鋼管混凝土桁式墩,最大墩高48.5米,上部結構為70/72米的雙邊箱簡支鋼箱梁,單跨重量約430噸。因大渡河河道為不通航水域,大型水上起重設備無法進場,大橋所用的桁式鋼管墩在拼裝施工過程中無法用設備吊裝,對施工技術提出了很高要求,面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項困難,項目部通過搭設水上鋼棧橋及鉆孔平臺,插打水下鋼護筒,利用沖擊鉆成孔,完成橋梁樁基施工。
該工藝具有安全性高、生產效率高等優點,符合環水保要求等特點。尤其是在環保上避免了傳統灌注樁現場廢棄泥漿臟亂差、泥漿轉運過程中存在二次污染可能性,分理出的清水可在施工中做二次循環利用。
“大渡河水湍急,不適合開展水下基礎施工,因此我們要搶抓汛期前施工黃金期,在6月底汛期來臨之前完成水下基礎出水工作,確保工序銜接,為汛期到來后的水面施工提供安全穩定的作業平臺。”項目部副總工于建華說。
抓環保、促創新,昔年紅軍四渡赤水建奇功,今有交建橫跨大渡通瀘石。四川交建將追尋長征足跡,承繼長征精神,把攻堅克難、積極創新的精神貫穿于建好瀘石高速紅色之路的生產實踐中,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